談生活自理能力對視障生之重要性

文/葉昭伶 (生活自理訓練師)

在多年的訓練經驗中,接觸很多融合教育下的視障學生,最常聽到家長反應的是,視障者的學校人際關係不好、視障者要上大學了,最好是考上離家近的學校、視障者大學畢業到底能作什麼工作、視障找畢業即失業、視障者畢業在家待很久了,卻無法找到工作…。許多人聽到我們的教學工作,直覺就是認為日常生活技能訓練應該是由學校老師或家長教,因為在日常生活、學校生活的學習情境最真實,家長與學校老師是視障生主要的接觸者,由他們在場指導就可以了,為什麼要特別安排課程訓練呢?更多人好奇的問我,孩子學樂器、補習數學、英文都沒時間了,哪還有時間來上生活訓練課程?同時,也有更多的家長質疑著:一般孩子都不操作家務,為何要求視障孩子參與家務的操作?

生活所涵蓋的範圍很廣,生活技能一般被視為獨立生活的基本能力,我與淑慎在執行視障職業訓練專案的過程中,接觸很多職前準備時期的先天失明視障學員,發現視障受訓者的職業能力低落,多數缺乏視覺環境適應技能,我們從視障受訓者的慣於被動狀況可以發現,例如:視障受訓者花很長時間等待,等待他人安排各種生活事物,等待他人幫忙放好餐點餐具、等待他人帶位、等待他人準備學習工具、等待他人準備學習材料、等待他人清理用餐前後環境。視障者在不需移動的狀況下,常表現出一個指令一個動作,多數時候需在明眼人協助下,才能掌握職場環境訊息。

另一個常見狀況是視障受訓者習慣被別人忽略,習慣不被分配日常事務,習慣做不到的事物就讓明眼同事全部完成,習慣注意工作時間而不經意地忽略工作效能。也就在明眼人與視障受訓者的相互習慣的情況下,明眼同事習慣負擔視障受訓者負責的工作內容,相反的是,視障受訓者並不會分擔明眼同事的工作內容,這樣差異性的職場互動關係,經常是造成職場人際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。這些在職訓場所經歷的日常事務,看起來似乎與生活技能無關,但實際反應出這些受訓者對環境適應與應變能力的狀況。

過往許多生活訓練課程,皆以一位訓練師負責教導五至十位學員的方式進行,這樣「活動體驗」式的課程被孩子及家長誤認這就是生活技能訓練課程。而當我們在三年前開始招收學員時,許多人疑惑課程的目標與成效,所以當課程開課時,視障生與家長大多是抱著「活動體驗」的心態前來。然而,在第一次課程結束後,學員態度開始轉變,會自己主動前來詢問下一次課程開課的時間與訓練內容。我們並不驚訝於他們這樣回應,因為這正是課程目標對學員所產生的影響,學員們學會主動表達自我感受及主動蒐集更多對自己有益資訊。

我們安排的生活技能訓練課程內容,涵蓋食、衣、住、育、樂,此訓練課程是以訓練師一對二或三的教學形式進行。初階課程著重流程參與及操作功能,進階課程除了持續訓練操作功能、練習流程規劃,更加重視環境訊息的掌握。課程設計方面,不論是初階或進階課程,皆以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為目標,在自我生活技能功能強化,強調團隊分工及互助角色練習。初階課程我們選取生活常見的內容,例如:準備餐點、整理環境、整理衣物。透過這些項目的訓練,鼓勵家長讓學生在回家後能夠持續操作,讓學員參與家庭生活的項目,學習擔任家庭成員一份子的責任與義務。進階課程我們以實際生活情境,以團體分工合作形式,訓練視障者觀察環境、掌握訊息,選取資訊、做出行動規劃,讓視障者主導生活環境整體的掌控。課程內容除了技術操作外,更結合主題式的團體諮商,協助學生找出改善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的對策。

從參與學員的改變,我們清楚看到課程成效,受訓視障生在日常操作功能、作業品質、時間掌握效率,接受訓練後均有顯著提升,旁人能很明顯察覺視障者對事務流程及細節的觀察能力變得敏銳,視障者也能自我覺察生活環境訊息掌控能力與行動規劃能力提升。例如,不需要我們介紹,已經能夠主動瞭解環境中生活設備配置;不需要我們安排,可以排好就寢位置與洗澡順序,並控制使用浴廁的時間。能夠依據金錢預算規劃餐點,購買食材並於限制時間內製作早餐且完成用餐;能夠依據家庭聚會活動目標,規劃活動節目、分工籌備餐點、準備表演、邀請客人、招呼客人餐點需求…等。 此外,我們也從家長口中及學員分享學校生活點滴,發現學員們應用這些生活適應技術,解決家庭與學校生活上的種種問題的狀況。例如,學會使用較少的旁人協助,完成自己分內任務,專注觀察環境訊息作出合適回應,主動關懷同學,依據自己能力主動協助明眼同學,積極參與學校活動討論。

鼓舞著我們持續南北奔波教學的最大動力,是看到學員們的行為改變。他們從原本以自我為中心,處處等待別人協助的心態,開始轉變為主動與人交談並傾聽他人意見,表達參與及協助活動的意願。學員主動打探我們的課程內容,團體任務進行時,不同學習能力的成員會考量團體榮譽,互相協調分工重點,達成最好的團隊工作效率。在團體任務執行時,我們看到學習能力差者,主動表達參與意願,學習能力較佳者,主動分享操作機會給學習能力差者。這些學員以行動告訴我們,他們在視覺限制下,仍能掌握視覺訊息,自在地與視覺環境互動。

看到他們的改變,我們為每一位堅持學習的學員感到驕傲,因為他們以行動實踐,用視覺社會適應技巧,找回自己對生活內容的期待,並且規劃未來,朝向夢想前進。我們也衷心祝福這些學員們,能夠廣泛參與家庭與學校活動,持續磨練自己的生活適應技能,期待學員們都能優游於視覺社會,成就自己夢想中的人生。

文章出處 http://www.premierf.org.tw/periodical/78/05.html  普立爾文教基金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昭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