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對「生涯」的看法?

生涯指的是人一生因應被賦予的社會角色所需經歷的大小事件。而人所需要扮演的角色,又來自於個不同生涯時期,因應所接觸的人事時地物不同,扮演不同角色,在執行角色任務中實踐自我,成就自己人生樣貌。因此生涯將不可能是獨立個體發展,而是透過人與社會互動,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交錯實踐而形成的生涯樣貌。

  • 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的困境與歷程:

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的困境,在於個人無力確立生涯角色的定位,在無力依生涯時序擔負起相應的角色任務,自我概念被扭曲、自我價值低落、未能發展出脫離依賴的支持系統,缺乏實踐夢想的行動力。

身心障礙者的生涯發展歷程,將從生涯角色轉變開始,從受助者轉為助人者(病人→依賴者→學習者→勞動者→生產者)。個人生涯角色期待啟動時,會開始接觸不同的支持資源,歷程會包含:醫療復健→生活重建→工作陶冶→工作態度訓練→基本工作技能→專長技能培養→就業安置(就職與在職進修) →整體生活系統建構(社會參與)

因應不同的生涯角色期待會接觸不同資源,期待障礙者有機會釐清自我,嘗試承擔生涯角色,增廣經驗,走出屬於自己特有的生命彩虹。

  • 簡述職涯輔導的六大步驟
  1. 協助個案自我覺察(能力、技術、個人價值觀)
  2. 協助個案認識真實工作世界
  3. 協助個案作夢(找出想望、夢想、生涯目標)
  4. 培養個案做決策能力(界定問題、蒐集資訊、分析優劣勢、設定目標與行動步驟、覺察錯誤做出修正)
  5. 引導個案學習「監控執行」的策略
  6. 發展求職技巧

 

  • 職涯規劃的意涵與架構?

職涯規劃的意涵是以時間軸,設定人生目標,期待在經驗逐步累積下,逐步成長,實踐追求人生夢想的過程。

職涯規劃的架構是知己、知彼、抉擇所組成的。

知己(自我):能力(性向)、興趣、性格(特殊性格)、價值觀

知彼(環境):社會經濟發展、人力供需情況、工作性質與條件、就業機會

抉擇:分析、比較、做決定、計畫、行動(求職、就業、進修)

 

  • 「認知訊息處理」觀點的職涯輔導內涵

認知訊息處理,用於職涯輔導,主要關注的是於個人對於「認知訊息=職涯/生涯」是否有足夠能力處理生涯角色所需執行的任務,這些能力包含蒐集資訊、理解、分析、判斷、做決策、規畫執行、修正錯誤。

進行職涯輔導時,將協助個人進行「認知訊息處理」的練習,透過活動操作讓個案練習感受自我樣貌、觀察自我變化、自我檢核、發展問題解決策略,檢核策略的有效度並持續進行修正。

職涯輔導最終目標還是要以個人想望強化職涯動力,讓個人成為自己職涯觀察者、決策者、問題解決者。

 

  • 我會如何掌握身心障礙者的「生涯想望」,並進行生涯規劃:

身心障礙者的生涯想望,來自於個人過去所經歷過生活事件、教育背景與就業經歷,而構成個人樣貌。 協助身心障礙朋友進行生涯規劃時,除了蒐集身障經驗、家庭結構、教育背景、經濟支持、就業經歷等基本資料外,更重要的是個人想望,個人過去曾有過的想望、現在的想望、與未來的想望。引導個案感受想望與自己的關聯性,試著將個案優勢能力與想望結合,以感受協助個案理解自我,由協助個案整理自我,在接納過去自己、現在自己、肯定個案所有自己所努力的一切中,重新串起生涯發展脈絡,讓個案在自愛自尊自信中重啟想望的動力,範圍由小而大,目標由遠而近,協助個案細分生涯目標,確立實踐步驟,大膽築夢勇敢前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昭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